峰濯沧溟应斗魁,波澜绕翠浪头排。
火烟光起盐田熟,海月初升渔艇回。
风送潮声平乐去,雨飘山色特呈来。
地灵福气生天外,自有高人出世才。
六百年前,明朝进士、翰林学士解缙挥毫写下的诗句,为特呈岛镀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光晕。如今,这座镶嵌在湛江湾的海上明珠,早已褪去诗中“火烟光起”的盐田旧影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璀璨光彩。全国文明村、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……诸多荣誉加身的特呈岛,依然藏着红树林的浓绿、红怪石的炽红,以及被时光酿熟的海味鲜香,让解缙笔下的美景在现实中愈发鲜活。
渡轮劈开湛江港的靛蓝绸缎,特呈岛便如一枚被海水打磨的翡翠,在北纬21度的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。
刘冀城 摄
登岛后,乘坐电瓶车抵达特呈岛东村的国家级“海洋公园”,这是“盆景式红树林”古木群落。五百多株百年老树皆是大地匠心雕琢的艺术品。那株白骨壤主干突然折出90度直角,枝干平展如迎客松舒展双臂,气生根在滩涂织就一幅天然太极图,银灰色的根系与褐红淤泥相衬,恰似水墨晕染的阴阳两极。相邻的红海榄更见气魄,盘错的根系隆起如巨龙探海,两米高的板状根上嵌满螺壳与藤壶化石,阳光斜照时,这些海洋遗珍便在古木上闪烁着细碎金光,仿佛巨龙鳞甲未褪。最妙的是木榄与海桑的共生树,枝丫交错成镂空的翡翠穹顶,竟在缝隙间托出一丛鸟巢蕨,蕨叶如绿羽轻摇,将穿林而过的海风筛成带着草木清香的水雾,每一滴水珠里都折射着红树林的千年光阴。
海滩边的潮间带,是大自然用千万年打磨的玻璃展柜。退潮时,细沙如碎银铺至海天交界处,阳光穿透水洼,透明小虾穿梭其间,触须水珠折射出彩虹,划出银蓝色弧线。当地妇女弯腰的身影倒映在红姜石水洼,指尖拂过铁红色岩面,指甲盖大小的蚝仔便张开珍珠般的壳,露出嫩白蚝肉,这是水质纯净的最佳佐证。
岸边的“红怪石”,是大地烈焰凝固的杰作。铁红色岩层如梵高油彩泼墨,层层叠叠直抵碧海,与翡翠般的红树林形成强烈视觉冲击。岩石表面的蜂窝状孔洞,是岁月的印章,触摸洞口能感受到亿万年地质运动的脉搏。海浪拍打岩壁,溅起的水珠如碎钻,在阳光下织出短暂彩虹。
湛江港湾的合水线在此上演水文魔术。咸淡水如绸带交缠,海水清如古法琉璃,三米深的海底清晰可见。红姜石孔洞里藏着橘色海葵与条纹海兔,三墩石潮间带退潮时,3公里沙咀如大地指纹展开,五颜六色的海绵像打翻的调色盘,珊瑚碎片在沙粒间闪烁,被水流冲刷发出叮当声,似海底风铃。赤足踏入水中,细沙如融化的月光般滑过足弓,潮水退去的力道带着沙粒,像雏鸟的绒毛轻搔脚底。水流漫过脚踝,成群豆蟹在脚边穿梭,半透明甲壳缀着褐斑,螯足轻触皮肤,凉意似碎冰粒落在掌心。偶有海胆刺从沙中冒出,随水流轻摆如风中细竹。
刘冀城 摄
往西北方向转过弯道,便是八音山上闻名遐迩的温泉度假村。茅草别墅如蘑菇群生长在绿树间,满园苍翠,亚热带灌丛林与古树交织,负离子充沛,堪称天然氧吧,让人心旷神怡。碎石小道如绸带蜿蜒,串联起原生态茅草别墅、融合雷州半岛传统风格与自然元素的岭南四合院及小木屋客房,似一幅幅岭南山水画。
清澈流水缭绕迂回,亭台楼阁、小桥流水人家,宛若世外桃源。茅草别墅单层独幢,茅草盖顶,木牌坊、栅栏、廊道掩映在花木中,原始生态又静谧高雅。四合院一院数房,似农村大户人家,分散又集中,锦鲤在睡莲池游动,茅草别墅檐角挂着贝壳风铃,海风拂过叮咚作响。露天温泉的蓝宝石般泉眼咕嘟冒泡,矿物质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,仿佛浓缩了整片大海的精华。泡完温泉,品茗看书,惬意无比。
暮色浸染时,温泉热气与海风共舞。露天池里,星辰倒映在碧波,伸手似能捞起碎钻。远处海浪声如大地心跳,度假村灯光与天上星子捉迷藏,偶尔有夜鹭掠过水面,在波纹里写下短暂诗行。
八音山是岛上最高点,也是天然观景台。石阶被百年古树浓荫覆盖。见血封喉树如威严武士,菩提树似慈悲佛陀,棯子花在枝头燃起粉色火焰。山顶观景台将海岛风光尽收眼底:红树林如绿色蕾丝环绕海岸,白沙滩似铂金腰带,远处渔帆点点,海天一色处云絮如棉。山风穿过树林,树叶、海浪、鸟鸣、虫吟、人声、犬吠、泉响、林涛八种声音交织,“八音山”名副其实。
八音山下的八音湖,几泓碧绿小湖散落,犹如七星伴月。湖面平静湛蓝,微风拂过泛着粼粼波光。小鸟在水面划出优美弧线,欢快鸣叫。湖周围绿树翠拥,倒映湖中,斑斓动人。八音桥架于湖上,似新月静谧,如彩虹流光溢彩。
最后一抹晚霞沉入海底,海滩烟火气愈发浓烈,美食香气与白日海天盛景交织,续写着海岛魅力。沙滩篝火堆旁的石板灶上,渔民用红姜石烤盘制作“炭烧生蚝”。特呈岛的蚝仔长在铁红色岩缝,壳薄肉肥,架在炭火上,蚝壳受热“啵”地张开,汁水沸腾时撒上蒜蓉与小米辣,热气裹着海洋鲜香直冲鼻腔。竹筷挑起肥美白嫩的蚝肉,咬下去,海水咸鲜与炭火焦香在口腔碰撞,蚝肉细腻又富弹性,仿佛含着整片海湾的精华。
旁边砂锅里,“海鲜粥”咕嘟作响,米粒吸饱虾蟹鲜味,颗颗分明又软烂入味,鱿鱼须在粥里舒展如花朵,花甲壳里藏着未散尽的海水。食客围坐沙滩椅,月光洒在粥面上泛着粼粼波光,每一口都尝到海浪的味道。老饕会挤几滴青柠汁,酸味激活所有鲜味,让人欲罢不能。
“红树林果子糖水”最富诗意,岛民将成熟的红树林果实去壳,与海底椰、莲子同炖,汤色浅琥珀色,喝起来先微涩后回甘,带着草木与海洋交织的奇特风味。卖糖水的小陈说,这果子从前是渔民的“海上干粮”,如今做成养生甜品,装在椰子壳里,插着竹吸管,月光下饮用,仿佛将整个红树林的清凉饮入腹中。
刘冀城 摄
旅游度假村外的一片海滩,沙质细腻洁白、晶莹剔透。茅草遮阳伞如同一朵朵蓬松的蘑菇,错落有致地绽放在银白的沙滩上。伞下的沙滩椅呈月牙形舒展,深灰色的防腐木框架与米白色的帆布坐垫相映成趣,坐上去时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,像是海浪在耳畔窃窃私语。这里离市区霞山仅2.8海里。游人可沙滩漫步、赶海捕鱼、品茶聊天、看日落观晚霞,既可纵览波澜壮阔的湛江港湾,观海听涛,又可遥望对面市区的倩影,感受繁华中的宁静。
望着眼前蔚蓝色的大海,翱翔的海鸥,穿梭的轮船,银白色的沙滩,摇曳的椰树,静谧的小桥,潺潺的流水,忙碌的渔民,风情各异的游人,不由得再次想起解缙曾登上特呈岛写下的诗句。
如今的特呈岛,已不是诗中“地灵福气生天外”的缥缈幻境。在“百千万工程”与乡村振兴中,它从“四难”之岛变为通畅、碧绿、鲜美之岛。
返程的渡轮切开轻雾时,特呈岛如一幅水墨长轴在身后缓缓收起:红树林的浓绿、红怪石的炽红、沙滩的银白都融化在朦胧的夜色中,唯有环境的秀美、文化的醇美、乡村的和美,如同陈酿的酒香,在记忆里愈发浓郁。
霞山发布编辑部
文字:伍爱辉
编辑:卢林枫
校对:陈思亮
审核:黄福 郑东亮 陈一锋
上一篇:特呈岛仙人担土的传说